游客
题文

小明同学利用已使用过的生石灰干燥剂和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烧碱固体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如下是他的实验记录:
①取干燥剂和烧碱固体同时放入水中,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甲和滤液乙。
②把白色固体甲分成两份,一份放入水中,搅拌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滤液为无色;另一份加入溶液丙,产生气泡。
③向滤液乙中加入过量溶液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甲和滤液,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滤液为无色。
④试根据以上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①步骤中的白色固体甲来源于                 
(2)滤液乙、溶液丙、溶液丁三种溶液的溶质所属的物质种类有          (填序号)
A.酸       B.碱       C.盐
(3)写出步骤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石灰干燥剂仍有干燥作用     
B.生石灰干燥剂已完全失效
C.烧碱固体部分变质              
D.烧碱固体完全变质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1)“化学为人类改善环境。”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2NO+2CON2+2CO2,其还原剂是___________。
(2)“化学为人类提供动力。”我国发射“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工作时化学反应方程式:
C2H8N2+2N2O42CO2+3X+4H2O,其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化学为人类提供新材料。”信息技术需要使用硅晶片,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是再生能源(填“不可”或“可”)。
(2)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充分燃烧1kg不同化石燃料所产生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
燃烧最易导致酸雨,燃烧对环境影响最小。

(4)“蜂窝煤”被加工成多孔形状的原因是,使其燃烧更充分。制作“蜂窝煤”时常加入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其燃烧过程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如下:
①SO2 + CaO高温CaSO3,②2CaSO3 +O2高温2CaSO4
③2SO2 + O2 高温2SO3,④SO3 + CaO高温CaSO4
从上述反应可知,在制作“蜂窝煤”时加入生石灰的作用是

(4分)以下是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写出一条从图A中获得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粒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值是_________。
(3)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___。

(6分)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约占空气体积的21%;
(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2个硫酸根离子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5)3个铝离子
(6)氧化铁

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如下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高温 2Cu+CO2↑,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点燃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______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高温 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③原因三:……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添加___________装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