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春节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如今因为生活节奏和方式的改变,年味儿越来越淡,“春节符号”征集活动要唤醒的不仅仅是大家对春节的重视和关心,更要唤醒隐没在人心灵深处的文化知识。“春节符号”征集活动自2014年1月正式启动以来,组委会共收到来自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投稿作品17356幅,最终只有一幅作品入选。入选后的作品经过专家修改小组的反复修改、推敲,并最终确定(如下图)

该设计案将汉字“春”与“福”依托中国结的编织元素结合在一起;春节的“节”和中国结的“结”是谐音,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春字和中国结缠绕,寓意美满、团结、吉祥;中轴线上点缀三个圆点,象征春节时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太阳、月亮和地球。本设计案的理念是依托中国传统元素的图形,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学与传统精神诉求结合起来,渲染节日气氛的同时传递出中国文化。
结合材料,分析入选作品的设计案所体现的意识活动的特点。并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谈谈获奖作品给我们的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说:“‘两个同步’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的具体指导,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我国居民真正实现收入倍增计划。

如何花最少的钱拥有一个名牌包?方法就是一个高仿包+一张购物小票+一个名牌包纸袋。一些经营高仿品的店铺搭售高仿纸袋,这种组合很受买家尤其是年轻人的欢迎,真可谓“哥买的不是袋子,而是面子”。
这种消费属于哪种消费心理?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电价调整关系群众生活,制约着中国经济发展。每年进入冬季,我国都会因为“煤荒”引发全国性“电荒”,为了应对电荒,全国大部分省市区采取拉闸限电的措施来保证基本的电力供应。在煤炭供给短缺和成本上升的压力下,特别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相应出台了电价上调的措施。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开始实行居民阶梯电价,共分三档,第一档为基础电量,价格不变,第二档每度涨0.05元,第三档涨0.30元。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阶梯为基数电量,此阶梯内电量较少,电价较低;第二阶梯电量较高,电价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电量更多,电价更高。这不仅让市民更加合理用电,更提升了节能家电的关注度,刺激了消费,同时也加速了市民家里“电老虎”的淘汰,节能型产品将再次掀起一波销售高潮。
结合材料,分析实行阶梯电价可能对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产生的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期,经济增长的要素和约束条件正在发生变化,结构性问题突出,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挑战,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不容忽视。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审时度势,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线路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等各领域的改革,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有关知识,说明全面深化改革的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曾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
古诗词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知识。通过诵读、理解这些经典作品,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能深深体会到古代先贤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人生态度、生活原则和道德理念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