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4年10月,李克强总理出访欧洲三国,先后访问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对于此次访问,各方给予了高度评价。(7分)
【开拓的欧洲】
材料一 :“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在内。”
(1) 这位航海家是谁?他的开拓探险带来了什么贡献?(2分)
【战争的欧洲】
材料二:宣言的签署,此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经济上衰弱的生存能力已使欧洲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
(2) 材料二中的“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指的是什么战争?使联合国军互相合作、互相配合的“宣言”是指签署的哪一文件?该文件的签署具有怎样的意义?(3分)
【联合的欧洲】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3) 根据材料三对“欧共体”的描述,以及后来“欧盟”的成立反映了欧洲联合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中欧合作】
材料四:在访问期间,李克强表示,希望借助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契机,进一步推进亚欧关系友好往来,加强亚欧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共同发展。
(4) 根据材料四指出,我国倡导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是什么? (1分)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促使国际格局不断调整。某市九年级(1)班学生在对国际格局的变化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问题一:殖民主义时期的分赃格局】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中“战后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说出在构建“战后和平制度”时签订的与中国有关的条约。
【问题二:霸权主义时代的两极格局】
材料二:“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北大西洋公约》
(2)材料二是美国实行哪一政策军事上的表现?苏联采取了什么针锋相对的措施?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多极化趋势下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三: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美国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幌子到处干涉别国内政┅┅巴以冲突时有加剧,中东和平进程步履维艰┅┅
(3)两极格局崩溃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与和平的因素有哪些?纵观当今世界,你认为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什么?
阅读有关中外近代史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
材料二: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
材料三: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 《资本的年代》
(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材料一中学者所谓“沉沦”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中国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三中“改良”“革命”分别对应什么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材料四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改革”使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转型?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民族交响——中国篇】
材料一: 大约至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回答,华夏族的哪一祖先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哪一历史时期?
(2)材料二中的图片与表格反映的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元朝时我国出现了民族融合的新高潮,你认为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联邦合唱——美国篇】
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全球通史》
材料四: 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3)材料三中“美国革命”指的是什么事件?材料四中使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时什么?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学史明智——感悟篇】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
今年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世界迎来联合国成立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文学家莱辛说,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贵国前总理勃兰特曾经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
——摘自习近平访问德国演讲
⑴二战中为战胜德日等法西斯发表了什么文献标志正式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材料二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将共同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安排两国领导人相互出席对方举办的相关庆祝和纪念活动。
——摘自《环球网》
⑵“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你各举一个战例。
材料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3日说,今年中美之间最重大的活动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结合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网北京2015年3月3日电
⑶决定成立联合国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⑷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十分紧张。后来的哪一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材料四(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⑸在“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思想意识引领下,战后欧洲人不断推进欧洲统一进程。哪一组织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开始走向联合?
⑹合作是当前国际关系的必然趋势。写出决定这一趋势的经济和科技因素。
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⑴材料一中,“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而采取的探索活动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⑵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⑶图二所示的时间,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⑷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的中国道路指什么?为人民造福,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贡献的我国科学家是谁?(2分)
⑸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