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同学想在实验室里用
溶液制取
溶液口
【查阅资料】①
通入
溶液时极易因
过量而产生
,且无明显现象.
②
溶液煮沸时不会发生分解。
③
④ 可溶于水。
【制取步骤】①量取两份50 mL相同浓度的
溶液备用;
②用一份50 mL
溶液吸收过量的
气体,至
气体不再溶解;
③小心煮沸②溶液1-2分钟;
④在得到的③的溶液中加入另一份50 mL
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即得.
【实验探究】为了检验制得的溶液是否为纯净的
溶液,请你与小刘同学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评价与反思】有人认为实验步骤③④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口你认为对吗?
为了解环境因素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存有关食物,某兴趣小组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KMn04;)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编号 |
维生素C溶液的处理方法 |
使40毫升KMn04溶液褪色的平均滴数 |
1 |
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
15 |
2 |
强烈阳光直射5小时后,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
22 |
3 |
煮沸l0分钟后,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
21 |
(1)他们探究了___________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2)他们的探究对我们启示是:在贮存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其中的维生素C过量流失,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3)为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他们用pH试纸测得该维生素C溶液的pH在1至2之间,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性。
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
(2)取少量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白色沉淀。
(3)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
![]() |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 |
产物中有 |
将内壁涂有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
由此可知:蜡烛的成分主要由元素组成,可能还含有 。
已知废旧普通干电池筒内主要有C、淀粉、MnO2、ZnCl2、NH4C1等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从中回收MnO2,并研究MnO2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查阅资料】淀粉不溶于冷水,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碳、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ZnCl2、NH4Cl均易溶于水。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图:
|
小丽同学在一次课外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误将过氧化氢(H2O2)溶液当作酸与氧化铁(Fe2O3)粉末混合,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她联想到二氧化锰(MnO2)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那么,Fe2O3能否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呢?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猜想】Fe2O3能否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小丽同学一次设计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取一定量的H2O2溶液于试管中,观察到有极少量气泡产生,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没有复燃,说明H2O2溶液常温下分解缓慢。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wg Fe2O3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
实验三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不溶物滤出,并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仍为wg,说明。
【实验结论】小丽同学认为,Fe2O3粉末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评价】小江同学认为要证明小丽同学的结论正确,仅做这三个实验还不充分,需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Fe2O3粉末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变.
【拓展】下表是同学们探究影响H2O2分解因素时所记录的部分数据:
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时间
浓度 时间/min 催化剂 |
30%H2O2 溶液 |
15%H2O2 溶液 |
5%H2O2 溶液 |
加入wg MnO2 |
0.2 |
0.8 |
2.0 |
加入wg Fe2O3 |
7.0 |
9.0 |
16.0 |
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延伸】明同学看到Fe2O3也能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还联想到一种蓝色的CuSO4溶液也能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计算:
(1)Cu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2)80gCuSO4与多少克Fe2O3含有相等质量的氧元素?(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