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解环境因素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存有关食物,某兴趣小组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KMn04;)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编号
维生素C溶液的处理方法
使40毫升KMn04溶液褪色的平均滴数
1
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15
2
强烈阳光直射5小时后,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22
3
煮沸l0分钟后,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21

 
(1)他们探究了_______      ____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2)他们的探究对我们启示是:在贮存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其中的维生素C过量流失,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3)为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他们用pH试纸测得该维生素C溶液的pH在1至2之间,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性。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0.4%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2 m l 0.4%的盐酸中,测得混合液的 p H 变化曲线如图。某学习小组对加入0- V m l 氢氧化钠过程中,所得混合液 p H 增大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Ⅰ: p H 增大是因为
猜想Ⅱ: p H 增大是因为发生了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实验探究】
为验证猜想Ⅱ,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下列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有: p H 计、0.4%的氢氧化钠溶液、0.4%的盐酸、水。)
(1)向2 m l 0.4%的盐酸中加入 V m l 0.4%的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 p H =7。
(2)向2 m l 0.4%的盐酸中加入 V m l ,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 p H 7(填">"、"="或"<")。综合(1)和(2)证明猜想Ⅱ成立。

善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时进行了系列研究。
I.提出问题
问题1:铁为何称为黑色金属?
问题2:铁和氧气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哪些反应?
问题3:铁有多种氧化物,它们的性质有哪些差异?
问题4:钢铁厂在选矿时,如何测定铁矿石中的含铁量?
问题5: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的黑色固体一定是单质铁吗?
II.解决问题
【问题1】上网查寻,有两种说法:
a.因为在铁表面有黑色的铁的氧化物,所以叫黑色金属。
b.因为铁的粉末为黑色,铁的氧化物也均为黑色,所以叫黑色金属。
(1)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填"a"或"b")。
【问题2】通过学习,已经知道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也能在纯氧中燃烧。
(2)请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3)请写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3】查阅资料:
a.铁常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 F e 2 O 3 )、四氧化三铁( F e 3 O 4 )和氧化亚铁 F e O )。
b.四氧化三铁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氧化亚铁和氧化铁的化合物,它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生成两种盐。
c.氧化亚铁是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能与酸反应,无磁性,也不能被磁铁吸引。
(4)请写出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有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 F e 3 O 4 粉末、 F e O 粉末中的一种,请你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进行鉴别
【问题4】同学们参观了某钢铁厂,了解到钢铁厂在选矿时测定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方法较多。小明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样品中 F e 2 O 3 的质量分数。他称取l0.0g赤铁矿,当赤钛矿中的 F e 2 O 3 全部还原为 F e 时,剩余固体在 C O 的保护下冷却、称量,质量为7.6g(假设赤铁矿中的杂质均不与 C O 反应)。


(6)图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7)该赤铁矿中 F e 2 O 3 的质量分数为(列出计算过程)。
【问题5]在钢铁厂的实验室,同学们采集了用某种热分析仪记录的 C O F e 2 O 3 进行反应时的有关数据,并得到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8)根据图像分析,写出P点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固体质量由48.0g变为46.4g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课外小科约老师继续探究铁粉和硫粉反应的实验:他们各自取一定量的铁粉和硫粉均匀混合后堆放在石棉网上,在其中插入烧红的玻璃棒,反应立即发生。拿掉玻璃棒后,反应继续剧烈进行,反应过程中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产生。反应结束后,都得到了黑色固体。老师得到的黑色固体不会被磁铁吸引,而小科的却会被磁铁吸引。
(1)铁和硫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气体 x 的化学式为
(3)对比老师的实验结果,小科猜想自己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有剩余的铁或有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小科想验证是否有铁剩余。
老师启发小科:硫化亚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该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于是,小科认为正确连接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并进行实验,如果 a 处有水压出,就能验证有铁剩余。

①小科依次连接各装置的导管口: e b a 。(填" c d "或" d c ")
②老师指出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就此验正猜想。请你帮小科说出不够合理的原因:
于是小科改进了实验设计,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室中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来简便快速的制备氧气,化学小组进一步探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氧气的性质实验。
[查阅资料]有些水果、蔬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实验探究1]探究苹果和土豆对过氧化氢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及催化效果:
各量取6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倒入1、2、3号三志试管中,取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苹果块和土豆块,分别放入2、3号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同时伸入三支试管口内,观察现象并记录如下:

试管编号
1
2
3
材料名称

苹果
土豆
实验现象
反应速率
很慢
稍快
较快
产生气泡
很少
比1中多
较多
复燃情况
不复燃
复燃
很快复燃
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2]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取10ml30%的过氧化氢三份,将其中两份分别稀释为不同浓度的溶液,同时测定收集到1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5%
15%
30%
所用时间(秒)
205
25
3
实验结论

[实验条件3]用上述收集的仪器与不同位置进行反应,其中有一固体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 为黑色固体, D 为蓝色沉淀,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 A 物质的化学式为 A 物质还可以与(写一种)反应生成 B 物质。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①~④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有(填写序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