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
另一种意见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1)你认为材料中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观点采用的是哪种意见?
(2)请依据提示把相关的事例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南方的______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_______居当时世界首位。
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集市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
④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⑤宋代重视海外贸易:设置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贸易范围广泛。
(3)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哈姆雷特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1564-1616)
材料二:下列种种才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是很大、很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你又获得保证,当你一梦初醒,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的想法:这是权利;你又获得保证,当你被人控告了,或者做了坏事,或者讲了鬼话,或者写了闯祸的文章,你将被依法裁判:这是权利。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材料三:陈独秀在解释为什么要掀起新文化运动时写道:“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的干干净净。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欧洲流行的什么思想? (2分)
(2)材料二反映出伏尔泰的主张是什么? (2分)
(3)依据材料三说出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思想的目的是什么?(2分)
(4)上述三则材料倡导的主张,对社会产生了共同作用是什么? (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多年以来,人类发明了火车,电子计算机、汽车、轮船、电灯、飞机等。1993年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目前,全球网上用户已达三亿多,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个“地球村”。
材料二:世界民用客机的“巨无霸”——空中客车A380已经开始使用。其总装线在法国,而部件生产商则分布在世界各地。为把A380大型部件,从世界各地的工厂运到法国,中国南京金陵船厂还专门为此制造了巨型滚装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按下表要求各列出一项发明成果.并谈谈你对三次工业革命的感受。(5分)
类型 |
发明成果 |
感受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第三次工业革命 |
(2)上述材料表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中国如何应对这种趋势?(4分)
(3)这种潮流也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请举一例说明.(2分)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大胆实践,与时俱进,最终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1分)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1分)
(2)图二译著提出了哪些进步观点?(2分)
(3)在图三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1分)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1分)
(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2分)图一至图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1分)
(5)图五著作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1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哪一重要理论成果?(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
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
材料三 1929年10月,一片繁荣的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股价狂跌,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但政府没有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结果胡佛总统的名字成了贫困的同义词。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地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流改造等公共工程,雇佣了数百万人,使中下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为什么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句话说明了罗斯福采取这一做法的实质是什么?
(3)今天,面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力图消除或减轻危机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你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上材料中借鉴哪些东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价格跌到了最低,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材料二 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大国崛起》系列丛书《德国》
材料三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二战”期间罗斯福的演讲
材料四由于现实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大国强权主义,由于历史造成的严重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还由于大批原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国家刚刚获得独立,它们仍然需要加强自己的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使得国际社会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世界并不太平。
——《血碑——震撼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针对材料一事件,美、德、日分别是怎样应对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这一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中哪一史实能证明括罗斯福的观点?
(4)据材料四,你认为怎样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