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族关系与国家发展】(9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巩固统治,秦与元在地方上分别推行了怎样的行政制度?(2分)
(2)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该地区最初隶属于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始于什么官职的设立?(1分)清朝乾隆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整个新疆地区?(1分)
(3)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政府除在当地册封宗教首领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关于少数民族问题而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苏轼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苏轼在这首词中提到的“三国”是指哪三国?
(2)苏轼这首词写的是历史上的哪个事件?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材料中的“汉武”指的是汉武帝,请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民族关系方面列举出能体现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及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效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奋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
(3)从材料三我们可以知道,6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4)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是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走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系列变革。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回答,中国1919年以前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
(2)图一最能体现的洋务派的口号是什么?简述在图二人物推动下的变法对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
(3)图三人物领导的革命终结了中国的什么政治制度?图四人物1915年9月主持创办什么杂志进行思想文化运动?

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6月26日通过的《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会员国应该遵守的原则是“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在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和武力”等原则。
材料二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的海尔集团在美国建立了工厂,美国的产品也销售到中国,中国与日本、俄罗斯等国也有经济往来,各国经济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材料三
材料四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毒品走私、非法贩运武器和其他中国犯罪”等。
(1)结合材料一,判断联合国宗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从1945年起到现在人类社会发展
的主流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回答,中国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加入的相类似的组织是什么?
(4)目前传统安全领域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世界又面临新的安全威胁,请你写出两条解决问题的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