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一、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那两个朝代开创的?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3)图四中的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设立于哪一朝代?其职责是什么?有何作用?
(4)综上所述,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存在哪一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怎样?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注·责任“中国梦”】
材料一:见《中东地区图》

材料二:9月6日,“二十国集团”首脑峰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结束。中、美等国领导人和重要国际组织首脑通过了包括全球金融、经济增长及缩减国债内容在内的一系列议。可能很快遭受打击的叙利亚局势问题也成为峰会过程中关键性的非正式议题之一。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材料可知当今世界基本态势是什么?两则材料共同体现当今世界什么主题?
(2)结合材料一说说叙利亚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一中中国的态度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对外政策?国际社会解决全球金融危机等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G20峰会属于解决发展问题的哪一途径?

【改革·富强“中国梦”】
材料一:35年呵,你细细地听/35年前的那一次会议孕育了东方的涛声/涛声的壮怀激烈里从此有了春天的故事……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某一个深夜/东方的涛声在中国的土地上翻山越岭/有竹子拔节的声音也有鲜嫩的苏醒/那是上个世纪的80 年代,东方的涛声回响在闽粤的海岸边/远航的帆船满载着闽粤故事……“人民富裕了”的捷报传遍神州/“中国强大了”的声音响彻寰宇/在东方的涛声里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材料二:“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要既有顶层设计,又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探寻足迹:“35年前的那一次会议”是指哪一次会议?上述诗歌反映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2)最初作出改革顶层设计的倡导者是谁?
(3)畅想明天:诗歌中“土地苏醒”、“闽粤故事”这两大创新实践活动是指哪些历史事件?结合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影响,简要说明“我们的明天更美好”的必然性。

历届三中全会见证了共和国风雨历程,历史的脚步让我们看到了“探索”与“改变”的力量。

时间
会议
其中部分内容
1950年6月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要在新解放区里把土地、农具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以取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1957年10月
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改变了中共八大正确路线,没有纠正冒进(急于求成)倾向,对后来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从此国策偏航20来年。
1978年12月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根据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决定?
(2)材料中“后来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是指随后在全国掀起的哪些运动?
(3)写出①处的会议名称,从会议内容可以看出这次会议具有怎样的意义?(4)

(10分)【沿着复兴路,共筑“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千年局变】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中国新生】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伟大转折】中国找到了一条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1) 中国开始“伟大转折”的标志是什么?(2分)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请你分别指出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两条道路。(4分)
【继往开来】一个崭新的世纪已经开启,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梦”激励着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
(3)我们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这是为什么?(2分)

(共8分)【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安徽省博物馆中珍藏着一张记录中国农民伟大创造的协议书。

材料二:温州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前沿阵地,温州人是改革开放的勇敢探索者和实践者。30年来温州经济走在全国前列,温州所走出的改革开放道路,被称为“温州模式”。
(1)结合材料一,如今,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单百头’,又娶媳妇又盖楼。”得益于我国实施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 C.改革开放 D.计划生育

(2)中国的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逐渐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在哪两个省?
(3)请你举出家乡温州的一项经济建设成就。(友情提示:可以是温州各地的著名企业、重要市场、名牌产品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