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人的生发层细胞来说,能发生甲过程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对于甲图来说在正常情况下,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是一种酶分子,它能促进④的合成,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丙图所示过程为 。
(3)图乙中的④形成后,需通过 (填结构)才能进入细胞质。
(4)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中,如果分子④由38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一条链⑥,需要_________个分子的基本单位。(需考虑终止密码)
细胞有丝分裂将亲代细胞的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的稳定性。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与有关。
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分裂,使原一条染色体形成条染色体。
下图中乙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绿色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器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甲),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说明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变化情况是▲。
(2)如果要在曲线bc段对应的NaHCO3浓度范围内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至少答出两点)。
(3)当NaHCO3浓度为b点对应的浓度时,若突然撤去光照(下图中的“↓”表示突然撤去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的浓度变化将是下图中的 ▲ 。
(4)在c点以后叶圆片上浮所用的平均时间变长的最可能原因是▲。
(5)当NaHCO3浓度为b点对应的浓度并给予充足光照时,利用一定仪器测得温度对该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①分析图甲可知,其中的▲(“实线”或“虚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比较两曲线可看出,与▲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②在温度为55℃的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③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画出植物在15~60℃范围内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
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由于▲ 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由此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上的▲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 ,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 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 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下图为唾液腺细胞结构模式图(局部)。唾液腺细胞的细胞核通过控制细胞质中有关细胞器和细胞膜的活动可以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参与此过程的所有具膜的细胞结构有
▲(用图中序号表示)。
(5)取甲、乙两个培养瓶,分别加入等量的浓度为N1的淀粉溶液。再取出上图中的A和B结构,分别将A、B中的物质加入到甲、乙瓶中。适宜条件下反应足够长时间后,测得甲瓶中淀粉浓度为N甲,乙瓶中淀粉浓度为N乙。请比较N1、N甲、N乙三者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①N1=N甲 >N乙,原因是▲。②▲ ,原因是▲。③▲ ,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