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B.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工业革命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说法能够印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
①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② 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③美国的干涉是阻碍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外部因素
④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14年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64周年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3周年。综观60多年中俄(苏)关系的风雨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

A.不结盟政策是我国长期的外交原则
B.独立自主是我国一贯的外交方针
C.意识形态是我国制定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D.推行新型区域合作是我国长期的外交战略

“越顶外交”一词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媒体将当时世界一大国绕过日本率先访问另一国家的外交举动称为“越顶外交”。与“越顶外交”一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毛泽东访问苏联 B.邓小平访问美国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周恩来访问印度

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C.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D.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年、1972年、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建交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