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表示某哺乳动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或染色质)数与核DNA数之比(即图1纵坐标)的变化曲线,图2是表示这种哺乳动物某个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据图2可知此动物能同时出现上述细胞的器官是________ 。
(3)图2 中________ (填序号)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4)图2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图有__________ (填序号);⑤细胞中含有_____个染色体组。
(5)图1中EF段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姐妹染色单体。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2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 AaBbCc∶aaBbcc∶AabbCc=1∶1∶1∶1。
(1)请画出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 所在片段与a 基因所在片段进行互换,则发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若 A 所在片段与 B 基因所在片段发生互换,则发生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F1亲本可能的组合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条染色体上另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基因P转录时以 链为模板合成mRNA,基因P在该体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 个。

下表为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25℃)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小麦合成葡萄糖的量为 mg /100 cm叶·h(精2确到0.1)。
(3)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CO2浓度,小麦的光补偿点 (大于、等于、小于)3千勒克司。
(4)为了探究高温(30℃)、强光照(15千勒克司)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②验测得c≈d,说明
②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这种做法 (可行、不可行),理由是

回答下列生物与环境的问题:
Ⅰ.福寿螺是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危害极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我国某地区创建出如图1所示的稻鸭绿色农业生产模式,防治福寿螺;图2是科研人员绘制的福寿螺数量变化的曲线图。

(1)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鸭子与稻飞虱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
(2)福寿螺在第二十年出生率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该外来生物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
Ⅱ.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3)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不变) 。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能力。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仅部分用于_____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回答下列与遗传相关的问题:
Ⅰ.某地生活着一种植物,其叶片形状有圆形(A)和针形(a)。若a基因可使50%的花粉致死,则基因型Aa的植物间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植物雌雄异株(2N=24),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的隐性基因a纯合时能够使雌性植株变为雄性植株,但变性植株不可育,雄性植株中无此效应。该植物叶形有披针形和窄披针形两种,由基因B和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雄性植株和一雌性植株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

(1)测定该植物的一个基因组需测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可育雄性植株的细胞中可能具有的Y染色体的条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亲本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若亲本雌性植株为窄披针形,F1中雌雄植株随机交配,则F2中雌雄植株的比例为___。

某科研小组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利用人工气候室、CO2测定仪等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研究工作,结果如甲、乙图所示。丙图为某成员绘制的水稻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结构及相关的代谢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据甲图结果可知,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
(2)科研小组进行甲实验中测定光合速率时每天选定在8:30~11:30这一时间段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变量。
(3)利用该装置研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时,实验需要在保证施氮量相同及__________等条件下进行。
(4)乙图中M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M点时,可以发生丙图中的哪些过程?___________ (用丙图中字母表示)。在40℃~60℃范围内,随温度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上述实验,若想更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回答出两项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