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已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
B.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起来 |
C.南朝政府仍推行重农政策 |
D.重视兴修水利农业产量提高 |
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庆历新政措施的是( )
A.限制权贵子弟亲属通过恩荫做官 |
B.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加强各级官吏的保举和选派 |
C.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 |
D.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
“千秋功业范公崇,贤圣于怀百代宗。御外内安裕家国,儆贪儒立挽颓风。”这是后人对范仲淹的高度评价,范仲淹“庆历新政”中使“儒立”的措施是( )
A.淘汰冗员 | B.改革贡举 |
C.减轻徭役 | D.重视农桑 |
北宋初年出现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局面,军队战斗力大为削弱。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在于统治者实行( )
A.养兵政策 | B.守内虚外政策 |
C.更戍法 | D.一职多官 |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北宋中期,士大夫忧患意识的形成因素不包括( )
A.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 B.财政危机,积贫积弱 |
C.辽夏威胁,边患严重 | D.权臣当政,政局动荡 |
造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重要因素包括( )
①冗官、冗兵导致冗费,出现严重财政危机 ②北宋中期军队数量有所减少 ③北宋军队统兵权与调兵权分开,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 ④北宋大力削弱武将军权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