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经达到了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 A.资本主义世界正爆发一场“生产过剩”的危机 |
|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
| C.苏联加入了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 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
《周谷城学术精华录》中说:“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 A.真实历史和史学研究的区别 | B.史学方法与实用价值的矛盾对立 |
| C.广义历史与狭义历史的关系 | D.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 |
史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要研究先秦时期的农业生产状况,应收集的直接史料是()
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话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 )
|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进入城市化时代 |
| 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 |
|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 |
| D.“科学﹒文明﹒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下列表述与这一学者观点不一致的是( )
| A.革命的性质完全取决于革命的口号与理论 |
| B.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促进了十月革命爆发 |
|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机遇 |
| D.俄国的国情对革命性质、结局影响重大 |
当美国南部11州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时,林肯总统提出了“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他以战争维护国家统一的法律依据是( )
| A.《1787年宪法》: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
| B.《1787年宪法》:总统是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 |
| C.宪法第13条修正案(1865年):废除奴隶制、承认黑人公民权 |
| D.宪法第14条修正案(1868年):任何州都不得制定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