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
| 时间 |
GNP 年增长 |
失业率 |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
| 1968~1972 年 |
4.3% |
3.2% |
4.8% |
| 1973~1975 年 |
2.4% |
5.3% |
9.4% |
A.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数字的变化与“新经济”有关
C.导致社会福利开支不断增加
D.此后各国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下列属于该“某人”观点的是
| A.“天下为主,君为客” |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D.“仲尼虽圣,效之则颦” |
二十四史中,元代之前每部正史收录的妇女最多不过60人,元代开始数量大幅增加,《元史》收入了1 87人,《明史》则收入了308人,而且基本上都是“贞、孝、节、烈”的典型。这反映了
| A.官方史学受理学影响 | B.妇女地位较大改善 |
| C.主流文化思想发生质变 | D.蒙古政权迅速汉化 |
徐葆耕在《西方文学十五讲》中谈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和现代化科学固有特性把整个西方世界联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网络系统,人不再是单个的人,而是整个网络中的一个因子……一个‘小零件’,一个操作对象。为了使被挤压的心灵获得自由,人们重新开始寻找上帝。”在此背景下西方兴起了
| A.古典主义文学 | B.浪漫主义文学 |
| C.现实主义文学 | D.现代主义文学 |
詹姆斯·格雷格在《牛顿传》中指出:“按照牛顿力学,世界只是一架结构复杂而又不失精巧、严密的机器,只是由于物质系统的作用,偶尔需要隐秘的监护人出来干预,从而维护机器系统的正常运转……这样一来,人就没有依赖了,在宇宙就只能靠自己了。”其中“隐秘的监护人”应指
| A.牛顿力学 | B.万有引力定律 |
| C.上帝 | D.宇宙机械系统 |
1933—1934年在任的美国国务卿考德尔·霍尔就当时的国际贸易状况谈到:“如果我们能创造更自由的贸易流通……进而消除种种酝酿战争的的经济不平等,于是,我们就可以用足够的理由去期待一个更长久的和平。”由此可见当时考德尔·霍尔
| A.致力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
| B.期待在当时实现国际贸易制度化 |
| C.认为国际贸易体系混乱不堪 |
| D.力主调整国际贸易规则以规避战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