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汉书》载“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以下关于这一主张评述正确的是

A.时代迫切需要一种为统一天下作出理论解释的学术思想
B.强调通过强制的途径,规范社会
C.该主张被采纳后,导致儒家之外的思想遭到了禁绝
D.主张大一统,强调依法治天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许纪霖、陈达凯在《中国现代化》中指出:“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中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由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因素。……中国内部已经孕育和生长着现代化的因素”。“中国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象征不可能不是模糊的,……从1800年这样一个没有明确时限和特定事件的时间开始。”下列对该材料的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启动是西方文明影响的结果
B.中国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启动
C.19世纪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孕育着模糊的现代化因素
D.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源自19世纪自身现代化因素的萌芽和西方文明的影响

唐代少数民族——回鹘,在西迁后逐步演变为①回族②裕固族③维吾尔族④羌族中的哪些少数民族(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台湾艺术家蒋勳(勋)在评价战国的工艺特点时说:“它在工艺上强调的不是体积的巨大和庄严,而是流动性的线纹。颇具侵略性的线条,如相斗的龙蛇,夭矫蜿蜒,组织成活泼而强烈的战国之美。”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形成战国工艺的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战争不断、社会动荡 B.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C.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D.书写工具的进步,促进线条的艺术表达效果

“连中三元”的典故出自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原指连续在三种科考中名列第一。据此分析判断:这一典故应源自哪一朝代的科举考试(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清

《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A.严禁反帝 B.划使馆界 C.设外务部 D.赔款4.5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