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载“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以下关于这一主张评述正确的是
| A.时代迫切需要一种为统一天下作出理论解释的学术思想 |
| B.强调通过强制的途径,规范社会 |
| C.该主张被采纳后,导致儒家之外的思想遭到了禁绝 |
| D.主张大一统,强调依法治天下 |
下图是1990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以该邮票为实物史料,可以提取的历史信息是( )

| A. |
赤色邮花的出现时间 |
B. |
中国人民邮政的创立时间 |
| C. |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起始时间 |
D. |
闽西交通总局的成立时间 |
19世纪9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设民族企业,常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当时( )
| A. |
产业工人的待遇丰厚 |
B. |
资产阶级的救国实践 |
| C. |
通商口岸的产业优势 |
D. |
晚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
清前期,苏州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当地又有“莺语东风二月过,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那得缫丝有绮罗”之语。这反映了该地区( )
| A. |
消费观念的奢靡化 |
B. |
产品加工的专业化 |
| C. |
土地利用的精细化 |
D. |
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
下表为研究者整理元代部分家庭组建的情况,这体现出元代( )

| A. |
不同民族的杂居 |
B. |
华夏文化的扩散 |
| C. |
民族隔阂的消解 |
D. |
民族习俗的趋同 |
吐鲁番出土的一批质库帐历,记录了唐代长安普通居民的质典活动:他们为了借钱,抵押旧衣衫、铜镜等日常物品,并在赎回时支付本息。这批帐历可用来说明当时长安( )
| A. |
对外联系频繁 |
B. |
商品经济活跃 |
C. |
汇兑业务发达 |
D. |
阶层分化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