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欧洲共同体9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3 8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23 480亿美元,出口贸易额是美国的2倍以上。同时,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中,欧共体以统一的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不仅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谈判实力,也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达到了维护自己贸易利益的目的。这段话表明欧共体当时( )
A.经济实力大大超越了美国 |
B.已经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 |
C.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解体 |
D.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 B.维新变法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 ()
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 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
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 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
美国历史上一共有3任总统遭到国会弹劾,分别是安德鲁·杰克逊、尼克松和克林顿,表明()
A.美国总统权力不大,只是象征 |
B.总统权力很大,但要受到国会和联邦法院的制约 |
C.美国国会不仅享有最高立法权,还有司法审判权 |
D.美国联邦法院享有监督总统的特权 |
历史课上,吴老师组织学生探讨《甲午战争是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课题,下列可以支持其观点的有:列强的侵略()
①由沿海深入内地②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③由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经济侵略为主④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④ |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宗法关系 | B.道德规范 | C.战争祭祀 | D.儒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