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中国学者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动的,想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
A.道家 | B.法家 | C.墨家 | D.儒家 |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经济思想出现的主要社会背景是( )
A.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 B.商业经济繁荣发展 |
C.农商并重格局形成 | D.西学东渐现象出现 |
宋人朱或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
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 |
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A.科举制 | B.分封制 | C.察举制 | D.三省六部制 |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
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
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 |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
D.“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