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的流程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1中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
B.操作2中,CuS、NaCl和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产CuCl2和Na2SO4化学方程式为CuS + 2NaCl +2O2![]() |
C.操作3的名称是过滤 |
D.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和Na2SO4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0.1mol·L-1的三种溶液的pH关系为:pH(Na2CO3) >pH(NaHCO3) > pH(CH3COONa) |
B.25℃时,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c(H+)相等 |
C.25℃时,BaCO3在纯水中的KSP比在Na2CO3溶液中的KSP大。 |
D.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c(Na+)+c(H+)=c(OH-)+c(HCO3-)+2c(CO32-) |
金属Cu和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NO、NO2、N2O4,生成的气体恰好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在加热时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
A.小于0.5 mol | B.等于0.5 mol | C.大于0.5mol | D.无法确定 |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32-、SO32-、Al3+、I-、Mg2+、Na+7种离子中的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体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A.Al3+、Na+、SO32-、I- | B.Mg2+、Na+、CO32-、Br- |
C.Al3+、Mg2+、I-、SO32- | D.Al3+、CO32-、Br-、SO32- |
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Fe+4H++ NO3-=Fe3++NO↑+2H2O |
B.NH4HC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HCO3-+2OH-![]() |
C.碳酸氢钠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HCO3-+H2O![]() |
D.Fe(OH)3溶于氢碘酸中:Fe(OH)3+3H+=Fe3++3H2O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
B.常温常压下,0.1mol铁在0.1molC1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C.0.1mol/L的K2CO3溶液中CO32-数小于0.1NA |
D.0.5mol雄黄(As4S4,结构如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