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C(g)+D(g),若开始时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s内A的平均速率为0.12mol/(L·s),则10s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为
| A.3.2mol | B.2.4mol | C.0.8mol | D.0.4mol |
已知Fe3O4可表示成(FeO·Fe2O3),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
3Fe2++2S2O
+O2 +4OH-=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S2O 是氧化剂,Fe2+是还原剂 |
| B.每生成1mol Fe3O4,则转移电子数为2mol |
| C.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 D.若有2mol 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的O2为0.5mol |
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009年我国起征燃油税,工业上将石油分馏得到汽油,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
| B.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科学家,区分蛋白质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可利用丁达尔效应 |
C.“显世闻名”的奶粉事件中污染物为三聚氰胺(结构如图),其摩尔质量为l26g![]() |
| D.2008年支援四川灾区的生活用品中食醋、纯碱、食盐的主要化学物质分别属于酸、碱、盐 |
1 mol X气体跟a mol 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 + a Y(g)
b Z(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25%。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5/6,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B)
A.a =1,b =2 B.a =2,b =1 C.a =2,b =2 D.a =3,b =2
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3—+3HSO3—==3SO42—+Cl—+3H+
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下列为用ClO3—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v-t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
|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所致 |
| B.纵坐标为v(Cl—)的v-t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
| C.纵坐标为v(H+)的v-t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
| D.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 |
近年来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时,发现分子间作用力也可引起微粒间的反应,在液氢中氢分子和质子形成的H3+离子,其构型是等边三角形,属于二电子三中心离子,同时H3+还可进一步形成Hn+,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B )
A.H3+的电子式![]() |
| B.H3+可在液氢中形成H4+、H5+、H6+ |
| C.H3+可在液氢中形成H5+、H7+、H9+ |
| D.每个H3+微粒中含有3个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