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省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放入_______。
|
a |
b |
c |
d |
I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II |
碱石灰 |
硅胶 |
浓硫酸 |
无水氯化钙 |
III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
(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6)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判断改用NaHSO3溶液是否可行______(填“是”或“否”)。
二氯化锡是一种重要的电镀原料,又称氯化亚锡。分子式为SnCl2,其沸点为623℃,在水溶液中以SnCl2·2H2O的形式析出。锡的另一种氯化物SnCl4的沸点为114℃。某锡花中(主要成分为锡)含有杂质钡、锑、铜、铅等金属。从锡花中制备二氯化锡晶体工艺如下:
(1)滤渣成分为(用化学式表示)。
(2)经过氯化后的锡主要以SnCl4的形式存在混合液中。写出锡与Sn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Ⅰ进行反应时,加热反应器使反应液温度升高至600C,开始通入Cl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使溶液的温度提高,此时需保持反应温度在80℃~90℃之间,不宜过高。请解释
①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②开始通入氯气时,气体流量不宜过大,随反应的进行逐渐加大氯气的通入量,此操作的目的是。
(4)母液中含有的离子有H+、OH-、。
(16分)用芒硝(Na2SO4·10H2O)制备纯碱、铵明矾[NH4Al(SO4)2·12H2O]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1)溶液C中的溶质主要是。
(2)铵明矾的溶液呈性,铵明矾可用于净水,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理。
(3)过程Ⅰ反应温度不能超过40℃,主要原因是。
(4)运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Na2SO4溶液稍过量的原因
(5)滤液E中溶质离子为
(6)写出工艺流程中焙烧的反应方程式
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E中的现象是。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
(4)该小组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滤液(步骤I)→FeCl3溶液(步骤II)→FeCl3·6H2O晶体
①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
②步骤II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
(14分)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利用了SO2的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⑥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4)从含溴海水中吹出的溴也可用纯碱吸收。纯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Na2CO3+Br2→NaBrO3+NaBr+CO2,吸收1mol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ol。纯碱吸收后再用硫酸酸化,单质溴又从溶液中析出。
(5)化学上将SCN、OCN
、CN
等离子称为“类卤离子”。现将KSCN溶液滴加到酸性Fe3+溶液中,溶液立即变成血红色;通入SO2后,血红色消失。血红色消失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FeCl3样品(含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室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盐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然后准确配制成250mL溶液;
③准确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水,加热使反应完全;
④趁热迅速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
⑥将沉淀转移到坩埚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全部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请根据上面叙述,回答:
(1)下图所示仪器中,本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E和(填字母)。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洗涤是洗去附着在沉淀上的(写离子符号),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4)如何确定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5)若坩埚质量是W1,坩埚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W2,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6)该兴趣小组中甲学生认为:实验步骤③中不加入氯水,其余步骤不变,仍可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甲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