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常温下将Cu片放入浓H2SO4中 |
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
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SO2 |
B |
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Al(OH)3不溶于氢氧化钡溶液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 |
溶液先不显红色,加入氯水后变红色 |
该溶液中含有Fe2+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
该溶液中存在I- |
已知在pH为4~5的环境中,Cu2+、Fe2+几乎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工业上制CuCl2是将浓盐酸用蒸气加热到80℃左右,再慢慢加入粗氧化铜(含少量杂质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欲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下述方法中可行的是
A.向溶液中通入H2S使Fe2+沉淀 |
B.向溶液中通入Cl2,再通入NH3,调节pH值为4~5 |
C.加入纯Cu将Fe2+还原为Fe |
D.向溶液中通入Cl2,再加入纯净的CuO粉末调节pH值为4~5 |
在下图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Ba2+、NO3—、CO32— | B.Fe2+、OH—、SO42—、MnO4— |
C.K+、Mg2+、NO3-、SO42— | D.Na+、Fe3+、Cl—、AlO2— |
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①盐酸过量②氨水过量③恰好完全反应④c (NH4+) = c(Cl-)⑤c (NH4+) < c(Cl-) 正确的是
A.①⑤ | B.③④ | C.②⑤ | D.②④ |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加热 | B.改用硝酸 |
C.滴加少量CuCl2溶液 |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