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说“有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在次运动期间,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诗人但丁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人文主义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1) 在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哪一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这一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材料二: 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2)材料二所描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整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各缔约国可采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
(3)材料三反应的是哪一军事组织的建立?它体现了哪一政策?
材料四:二战以后,美国的工业产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黄金储备更是达到四分之三。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并指出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活动与探究题:(共12分)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周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哪次重要的会议?是何时召开的?请简述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2)在此之前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有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是指哪一次会议?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中新网新加坡2009年11月14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新加坡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胡锦涛强调,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加强交流对话,增强良性互动,增进政治互信坚定信心,多做实事,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取得新进展。……
(1)台湾在历史上曾经被哪两个国家占有过?
(2)现阶段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是什么?
(3)我国现阶段的对台方针已经在哪些地区得到成功的实践?
(4)结合所学的知识,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为解决台湾问题,海峡两岸做出努力的历史事件?(两例)
(5)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
《春天的故事》(12分)
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请回答:
(1)这位“老人”是指谁?怎样评价他?
(2)他划出一个“圈”是指什么?当时在广东划的“圈”总共有多少个?
(3)“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识图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图一是在抗美援朝中出现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英雄,他是(),在()战役中牺牲的。
2、图二是()年10月,()在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成立了。
3、图三是我国的第一部宪法,它是()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制定的。
4、图四的人物是我国的水稻专家(),他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被称为(),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下列图片中是我党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中心点。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一反映的内容是我国哪一经济计划中制定的?该经济计划是从哪一年开始执行的?(4分)
(2)图片二的工作重点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3)图片三的内容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它是党在哪一阶段的基本路线?
(4)我党在不同时期不断调整经济政策的中心点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