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活动与探究题:(共12分)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周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哪次重要的会议?是何时召开的?请简述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2)在此之前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有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是指哪一次会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九年级某班开展以“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美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小历同学选取了以下素材。
材料一: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我相信我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摘自林肯在1858年6月的演讲《裂开的房子》
材料三:自公元1863年元月1日起,任何一州或州内指定地区要是仍蓄有奴隶,当地人民将被视为反叛合众国政府。一切被蓄为奴的人应获得自由,并永享自由……
——摘自《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请回答:根据小历同学选择的素材,请说说他探究的是美国历史上的哪次战争
(2)材料一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是指林肯的哪些历史贡献?
(3)小历同学制作了关于“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两次革命战争”的部分成果表,请你帮助他完成。

革命战争的名称
起因
时间
领导人
颁布的法律文献及颁布的意义
结果(影响)
战争共同性质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年


》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确立
,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都是性质的革命



美国内战
南方黑人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61-1865年


林肯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广大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局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根据下列材料,探究有关问题。
材料一:浏览名人长廊,领悟文明进步。在学习世界历史活动课上,一组同学展示了三幅历史图片:

材料二:另外一组同学却收集到了一位航海家的部分日记:“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西班牙,见国王,而国王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对此引起了其他组同学的许多兴趣和不少的疑问,如课你是其中的一员,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分别是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人物?
图1: 图2: 图3:
(2)材料二日记中 “我”是谁?“我”此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图1和图2历史人物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与图3历史人物所对应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的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英国召开。 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
——摘自百度百科“强国盛世”
材料二:19世纪二十年代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浏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但由于工厂的大量废水直接排入泰晤士河,污浊的河水和河水散发难闻的气味又让他们很不舒服。
——摘自《机器时代的“享受”》
(1)1851年英国能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的最主要经济因素是什么?
(2)如果要展出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你会选用哪些陆路和水路的交通工具作为代表?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军﹍﹍
--巴里·科沃德《斯图亚特时代的英国(1603-1714)》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摘自《图说天下》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摘自《图说天下》
(1)《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但仍拥有诸多权力,根据材料一指出英王还拥有哪些权力?《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美利坚的“母邦”指的是谁(即美利坚曾经是谁的殖民地)?“兵戎相见”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哪次战争?
(3)1789年的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成为这个国家革命开始的标志?在“拿破仑创造的奇迹”中,拿破仑自己认为将永垂不朽的是什么东西?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近代以后,却对中国连续发动了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殖民扩张〗
材料一:经次一战……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因此割让与战胜国。战争赔款两亿两是一种极难承受的财政负担。
材料二: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然后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
材料三:早有准备的日军,向卢沟桥、宛平城及其附近地区发动进攻。当地驻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起回击。中华民族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战败投降〗
材料四:在中国抗日军民、苏军和美军的打击下,日本天皇于8月15日向全国广播了《停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警钟长鸣〗
材料五: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急剧发展,日本右翼势力日益猖獗,开始大量出版否定侵略历史的图书,美化战争,声称“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谎言”。
材料六:当今的所谓钓鱼岛“国有化”也让人看到日本军国主义余孽的阴影。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定侵略的言行,受害最深的将是日本年轻一代,如果不吸取教训,历史还会重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经次一战”指的是哪一战争? “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被日本占领与哪一条约有关?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的内容与日军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该事变的结果使中国哪一地区被日本占领?
(3)材料三中的“向卢沟桥、宛平城及其附近地区发动进攻”是日军在哪一次事变中的侵略行径?这一事变后国内出现了怎样的团结抗战局面?
(4)请各举一例战役说明国民党、共产党对日本侵略者的打击。战争的挑起者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5)材料五、六中突出的反映了日本国内出现了怎样的现象?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