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廷风雨飘摇已有数十年,改革的努力已经太迟、太弱,戊戌变法失败了,其实维新的措施本来也难以执行,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都还是政治的新手,……在20世纪初,清廷推行“新政”改革,但纠缠于君主立宪的时间表和细节……在失望和绝望中,更多的人走向激进,革命的声势越来越大……这时的局势已经难以挽回。
——摘编自《辛亥百年祭》
材料二:抗战胜利后的政府接收是对国民党腐败的一次总曝光,在整个接收过程中,国民党接收大员们见利忘义,丑态百出……许多政府官员趁接收之机贪污盗窃、敲诈勒索……国民党的接收被喻讽为“劫收”……而共产党领导的延安以及解放区的廉洁高效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了国人希望的象征,无怪乎司徒雷登(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在1949年逃离大陆时对国民党官员说,共产党打败你们的不是枪支大炮,而是……
——《政治现代化的逆动——南京国民党政权失败“原因背后的原因”》
(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的“局势已经难以挽回”的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指出司徒雷登认为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和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共同原因。
2014年9月25日,“弘扬铁军精神与盐阜老区精神”理论研讨会暨“新四军在盐城”故事会在盐城市委党校隆重举行。作为“红色革命”主题探究的兴趣小组学习成员,请你参与解决以下问题:(计10分)
【活动准备】
(1)请你提供两种社会调查方法。
(2)下列历史图片中,不能佐证“新四军在盐城”的是()
A B C
【问题探究】
(3)风景优美的井冈山上矗立着雄伟壮美的“井冈红旗”大型雕像,昭示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井冈红旗”包含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从诞生上海到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与“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活动感悟】
(5)盐城大地对中国的“红色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身为盐阜儿女,你认为应该怎样去弘扬“铁军精神”?
祖国境内有许多著名的大桥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也见证了一段段难忘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计6分)
(1)图一建造工程由哪一位进行了设计和主持建造?
(2)图二遗址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湖北省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什么重大事件的历史?
(3)图三反映了哪一个红军长征事件?体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4)1937年在这座桥上发生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标志性历史意义?(2分)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的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的奋进与求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计9分)
材料一: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可以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请用史实论证“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清咸丰三年,太平军攻破江宁城后。天王洪秀全全身着黄龙袍,脚蹬黄龙靴,乘坐金碧辉煌的大轿由水西门进入南京城。太平军攻克江宁城后,改江宁为天京(又名天都),定天京为首都。
(2)洪秀全建立的政权名称是什么?
材料三:“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大总统誓词》
(3)孙中山追求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材料四:据新华社2014年2月27日电,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
(4)确立国家公祭日的历史依据是什么?该决定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
材料五:下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
(5)该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共10分)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嘘。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血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1937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取得胜利。根据抗日战争相关史实回答:
(1)中国的局部抗战早就在1931年就开始了,请问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1937年七七事变对中国的抗战产生了什么标志性影响?
(3)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4)回望那一场战争,胡锦涛总书记说:“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请你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我们该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在打响推翻二千余年封建专制帝制第一枪的中部城市武汉市,不仅有大批历史遗迹遗址遍及武汉三镇,还有大量散落民间的文物资料,……是研究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文献,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新华网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Democrcay)和赛先生(Sience),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判断这两个企业创办于什么运动期间?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在中国近代掀起了什么运动?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怎样做才能使中国“治强”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三中的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这一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提到的“德先生” 、“赛先生”分别指什么?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5)请你为以上材料归纳一个探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