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三事忠告》二则 张养浩
治官如治家
治官如治家,古人尝有是训矣。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相时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禁家人侵渔
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讙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 ),未易( )言。有官君子,( )审择焉。
(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有是训矣训:斥责 |
B.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牧:治理 |
C.相时度力,敝者葺之相:观察 |
D.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愈:更好 |
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 ),未易( )言。有官君子,( )审择焉。
A.之与而 | B.者与其 |
C.之所其 | D.者所而 |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
B.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
C.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
D.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官如治家,凡事当如,而官府所司范围更广,责任更重,因此治官更应尽心。 |
B.管理若对家人侵吞牟利的”侵渔”行为不加禁止,那就会处处受制,祸生儿席。 |
C.前一则谈如何做事,后一则言如何做人,彰显出张养浩勤奋而淡泊的为官态度。 |
D.两则忠告观点鲜明,论证方法则有所区别,前者正反说理,后者重在反面论证。 |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
译文:
(2)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译文:
(3)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道山亭记曾巩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①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②,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③,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④。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⑤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⑥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闽江)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⑦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⑧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注〕①阸(ēi):阻隔。②絙(gēng):粗绳。③衡缩蟉(liù)糅:水势曲折奔流。④破溺:船破溺水。⑤处:安置。⑥陿:狭。⑦嵚崟(qīn yīn):山势高耸的样子。⑧埃壒(ài):尘埃、尘世。
——选自《曾巩集•卷第十九》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山相属无间断相属:相连 |
B.人以屋室巨丽相矜相矜:互相夸耀 |
C.其城之内外皆涂涂:通“途”,路 |
D.三山者鼎趾立鼎趾:鼎的足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累数驿乃一得平地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B.盖以其陿多阻欲以客往赴秦军 |
C.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燕王欲结于君 |
D.程公能因其地之善罔不因势象形 |
下列语句能表现程师孟“志壮”的一组是()
①择然后可投步 ②以寓其耳目之乐 ③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 ④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⑤既新其城,又新其学 ⑥盖其岁满就更广州
A.②③⑤ | B.①②⑥ | C.①③④ | D.④⑤⑥ |
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极力写闽地地理环境的恶劣,并用汉代的史实作证,意在暗示为政治闽难也,这为下文程师孟的治闽作了有力的铺垫。 |
B.作者称颂程师孟的治闽政绩,可以从闽地百姓的水运、民居及道观等方面反映民之乐中找到答案,也可从为政者程师孟筑亭寓乐中窥见真情,还可以从程的升迁得到肯定。 |
C.程师孟不避险境来闽治政,修亭并命名为“道山之亭”,究其仕途,可窥视其为政得乐且有随道隐居的思想。 |
D.文章写闽地险境的内容给人印象特别深,“其水陆之险如此”总结了开头分别从“陆出”和“溪行”两方面写的内容,以及从山路与“土人”、溪流与“生而习水者”两方面照应,显得文章条理清楚。 |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2)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3)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黄香传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①。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初除郎中,元和元年②,帝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③,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诏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尝独止宿台上④,昼夜不离省闼⑤,帝闻善之。
……
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食禄之人⑥,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所著赋、笺、奏、书、令,凡五篇。子琼,自有传。
——选自《后汉书·文苑列传七十上》
〔注释〕①江夏:古代郡名,今属湖北省。②元和:东汉章帝年号(公元84年)。③邸(dǐ):古代侯王在京城的任所。④台:古代官署名。⑤省:这里指尚书省。省,官署名。⑥延平:东汉殇帝年号(公元106年)。⑦伐冰食禄之人:指做官的人。伐冰,凿冰。《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朱熹注:“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也。”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除郎中除:任命,授职。 |
B.时千乘王冠冠:位居第一。 |
C.助官禀贷禀:给与谷物,同“廪”。 |
D.后坐水潦事坐:因犯……罪或错误。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乃诏香殿下知彼知己,胜乃不殆 |
B.乡人称其至孝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C.乃悉以赋人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
D.数月,卒于家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 |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文强忠孝仁爱、严于律己的一组是()
①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 ②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 ③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 ④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⑤拜尚书郎,数陈得失…… ⑥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 ⑦香曰:“……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 ⑧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A.①②⑤⑦ | B.①③⑤⑦ | C.②③⑥⑧ | D.③④⑤⑧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黄文强为人至孝,躬执苦勤,而且博学经典,究精道术,文章写得好,所以不仅深受太守刘护爱敬,而且得到皇上器重,任用郎中之职。 |
B.黄文强当尚书郎时,多次向皇上陈述政事得失,而且常住官署,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因此得到皇上称赞和赏赐。 |
C.延平元年,东汉易主,黄文强被贬为魏郡太守,但他仍然爱民如子,把郡中旧有的内外园田分给百姓耕种,在饥荒时又把自己的俸禄和受到的赏赐分发给贫穷的灾民。 |
D.因为水灾之事,黄文强被罢免了魏郡太守的官职,过了几个月便死于家中。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
(2)后诏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
(3)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白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或云: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也。——选自《唐才子传》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更客任城客:客居。 |
B.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沮:沮丧,哀伤。 |
C.乘醉跨驴经县治。治:治所,县衙。 |
D.以所业投贺知章。业:作,写之意,所业即写的诗。 |
下列句子补充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知章)遂荐(之)于玄宗。 | B.帝每欲与(之)官。 |
C.璘败,(璘)累系浔阳狱。 | D.(李白)恳求还山,(玄宗)赐黄金,诏放归。 |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②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③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白居易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为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六》下列句子加下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袖中藏着 |
B.箴时之病,补政之缺。针砭、规戒 |
C.往往流闻禁中皇帝居住的地方 |
D.而士君子多之。多余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赵氏求救于齐。 |
B.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皆以美于徐公 |
C.而与之宰相。何厌之有? |
D.况能文,而性浮薄。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况)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 |
B.袖文一编,投(于)著作郎吴人顾况。 |
C.(因为)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
D.由是(皇上)多见听纳。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
②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
③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贾谊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封复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下列句子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高兴 |
B.冯敬之属尽害之嫉妒 |
C.乃短贾生曰说坏话 |
D.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闲暇 |
下列四组句子加下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吾其远也 |
B.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堕马而死 |
C.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乃征为廷尉 |
D.贾生尽为之对请以战喻,填然鼓之 |
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都能从侧面表现贾谊“才能非凡”的一项是()
①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②召置门下,甚幸爱 ③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④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⑤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 ⑥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A.①④⑥ | B.②③⑤ | C.②④⑥ | D.①③⑤ |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贾谊年轻时能诗善文,富有才华,因为吴廷尉的推荐,被文帝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 |
B.汉孝文帝刚即位时,天子提议任命贾生为公卿职位,受到了很多人的嫉妒。由于谗言,皇帝渐渐疏远了他,也不采纳他的建议。 |
C.贾生做长沙王太傅很失意。一年以后,被孝文帝召见,没有问及济世安邦的大事,却问他鬼神的根本是什么。 |
D.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贾生认为祸由此生,因为诸侯和多郡勾通,有反叛迹象,必须想办法削势尊主,文帝没听。 |
翻译下面的四个句子。
①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②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③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④至夜半,文帝前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