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静者居记 (明)高启
①浔阳张君来仪以「静者居」名其所寓之室,尝属余记之,久辞而未获□。
②一日,与客往候之。入其室,竹树翳深,庭户虚寂,落然无嚣声。客顾而叹曰:“美哉居使张君不勤动于外,有以自乐而成夫静者,非是居乎?”
③余谓客曰:“子何言之戾邪?今有人焉,处空谷之中,栖长林之下,干戈之声不闻,车马之迹不至。其居静矣,而利禄之念不忘于心,穷约之忧每拂乎虑,虽夷然而行,块然而坐,颠倒攫攘,无异奔骛于埃埋怨堨者,子谓其果静乎?又有人焉,游于邑都,宅于市里,邻有歌呼之喧,门有造请之杂,心倦乎应答,身劳于将迎。其居非静矣,而抱廉退之节,慎出处之谊,虽逐逐焉群于众人,而进不躁忽,视世之挥霍变态倏往而倏来者,若云烟之过目,漠然不足以动之,子谓其果非静者乎?盖静也系于人,不系于居。人能静,则无适而不静。是居之静无与于人,人之静亦无待于居也。虽然,亦有待其居而静者矣,然非此之谓也。传曰:“居天下之广。”居广,居仁也。自克己以复之,主敬以守之,至于安重而不迁,渊靓而莫测,则其体静矣,故曰仁者静。张君之志,盖在于是,而假以名其室,子岂未之思乎?”
④客未有以应。张君起而谢曰:“若居仁而静者,虽非愚所及,则愿学之焉。子之言备矣,岂不足记吾居哉?请书之。”
⑤顾余欲静而未能者,姑书以识之,俟他日从君而从事焉。
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A.矣 | B.乎 | C.耶 | D.也 |
第②段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
对第⑤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欲静而未能”点明作者久未写记的原因。 |
B.作者通过写这篇记加深了对“静”的认识。 |
C.作者通过写这篇记同时勉励张君和自己。 |
D.作者觉得要和张君学习才能成为“静者”。 |
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吾知其所勉
②居不静而静者
③居静而非静者
④吾知其所警
A.③,①;②,④。 | B.②,④;③,①。 |
C.②,①;③,④。 | D.③,④;②,①。 |
本文说理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分析。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判断句) |
B.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固定结构,无所,没有……的) |
C.而控于地而已矣(介词短语后置句) |
D.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句) |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其制稍异于前(介词短语后置句) |
B.称心快意,几家能彀(省略句) |
C.所以敢先汝而死(固定结构,所以,……的原因) |
D.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固定结构,与使……无宁……,与其……不如……) |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则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 |
B.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 |
C.语未毕,余泣(判断句) |
D.令人长号不自禁(宾语前置句) |
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秦人不暇自哀(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自”前置) |
B.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举,被攻占) |
C.击空明兮溯流光(判断句) |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
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宾语前置) |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倒装句) |
C.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判断句) |
D.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反问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