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理综化学】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 步骤 |
![]() |
![]() |
|
| 现象 |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
Fe、Cu接触后,其表面产生红棕色气泡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Ⅰ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对由X、Y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2Y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是离子化合物,则阳阴离子个数比肯定不等于1:1 |
| B.若该化合物有Y-Y键,则肯定是共价化合物 |
| C.若溶于水时有X-Y键的断裂,则肯定是强电解质 |
| D.若X、Y原子间的共价键键能大,则熔、沸点肯定高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
| B.雾霾天气首要污染物为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 |
| C.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
| D.据测定,许多反应的温度每升高10K,其反应速率增加2~4倍。在实验室或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化学反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以提高反应速率 |
Na2O2、HCl、Al2O3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A.2︰4︰1 | B.3︰2︰1 | C.2︰3︰1 | D.4︰2︰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
| B.SiO2有导电性,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
| 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正极材料 |
某固体粉末甲中可能含有K2CO3、KNO3、NaNO2、K2SO3、Na2SO4、FeO、Fe2O3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取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含有钠元素,但不含钾元素 |
|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NO2 |
| C.根据现象3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 |
| D.根据现象4和现象5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O和Fe2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