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

A.15° B.105° C.195° D.285°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某一天三地的昼弧长短状况绘成示意图。读图,完成题目。

①②两地所在的半球是()

A.①地在北半球,②地在南半球
B.①地在南半球,②地在北半球
C.①②同在北半球
D.①②同在南半球

北京、①②三地纬度高低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北京>①>② B.②>①>北京
C.①>②=北京 D.①<②=北京

在某城市(40°43′N)主街道可看到旭日或夕阳位于街道正中间的景象。这种“悬日”景观的出现其实是自然与人工建筑的搭配。下图显示的是该街道某年5月28日日落“悬日”景象,据此完成题目。

出现这种景观,说明图示街道的走向为()

A.东—西向 B.东南—西北向
C.南—北向 D.东北—西南向

该街道出现“悬日”景观,既有日出的时候,也有日落的时候。若天气条件允许,每年5月28日和7月12日会出现日落“悬日”,那么,出现日出“悬日”的日期应为()

A.2月28日和4月15日
B.6月22日和8月30日
C.9月23日和11月29日
D.12月5日和次年1月8日

该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题目。

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题目。
该地可能位于(  )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

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

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北

该图中虚线表示41°纬线,粗黑线为70°经线。读图完成题目。

如果图中河流的径流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处盐度季节变化非常明显
B.该河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大陆沿岸有寒流流经
D.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1:30“天官一号”与“神八”实现首次对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乙地的小华收看直播的当地时间是11月3日12: 30
B.该日武汉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
C.此时太阳高度大致从位于(11°S,83°W)的点向四周递减
D.此日北京正午某建筑影长较短,并将逐渐增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