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
(2)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8分)

图中各点表示的北半球节气是①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读所给两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共12分)

(1)注出图中A、B两点的经度: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2)两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与A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_________,与B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_________。

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所在地的经度位置是_________,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此图A点地方是__________时
(2)B点在A点的_______方向,B处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带,正值_______(节气)。
(3)某物体从A点向B点运动时,先是向________偏,后又向_____偏,这是地球____________运动的结果。

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2)ABCD中,黄赤平面交线与大阳光线相
垂直的是____ 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是_______,直射南半球的是_________。
(3)A、B、C、D四点中,公转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 __,最快的是____________

该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的纬度范围大致是_______________。
(2)此时,90°E的区时是___月____日____时,伦敦时间是__________时。
(3)此时,赤道下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
A.45°W,135°W  B.135°E,45°W  
C.60°E,120°W  D.0°,180
(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
A.90°W向东至180°   B.0°向东至180°
C.90°W向东至90°E   D.0°向东至90°E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