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I卷.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 ,以其作为模板,在 的作用下合成 。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
(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 。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 。
(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 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 癌细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增多[ ] 。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阶段。正常情况下,图中 中的CO2浓度最高。
(3)在对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制取相当于图中[ ] 液体,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_________。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变 。
取某植物的少量根尖组织,滴加清水制成临时装片如图A,以此研究植物细胞的一些生命活动,整个实验过程保证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
(1)向盖玻片一侧滴加一定浓度的X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根尖组织周围充满X溶液,用一定的方法检测细胞内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C,据图判断物质X进入细胞的方式应该为_________,细胞吸收X的速率由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2)在显微镜下同时观察到图B所示细胞,整个实验过程中,该细胞发生的形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更好地观察图B所示细胞在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可以选择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作为材料,实验开始后液泡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 (填“变深”或者“变浅”)。
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物,如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消除过氧化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
处理 |
培养温度/℃ |
![]() |
1 |
蒸馏水浇灌 |
25 |
7.3 |
2 |
① |
② |
9.4 |
3 |
0.5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0.3 |
4 |
1.0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1.6 |
5 |
1.5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3.6 |
6 |
2.0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8.5 |
7 |
2.5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7.9 |
8 |
3.0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6.5 |
(1)表中①是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
(2)在5 ℃的环境下,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是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3)组别1和2对照可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第(4)(5)小题每空1分)如图1表示银杏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甲~丁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C02浓度对银杏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⑤表示的过程,能够为银杏细胞吸收K+、NO3﹣等矿质离子提供ATP的过程包括______ (填数字标号),物质乙为______。银杏缺乏氮元素时,会影响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成________,从而影响碳反应的进行。
(2)从图2可知,与20℃相比,温度为15℃时,增加C0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2可知,当C02浓度低于300μmol•mol﹣1时,28℃条件下的银杏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l5℃下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适宜光照条件下,若将生活在20℃的银杏突然从C02浓度为1600μmol•mol﹣1移至C02浓度为800μmol•mol﹣1的环境,短时间内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的合成速率将会_____,RUBP的含量将会_____。
(5)假如图2中15℃和28℃对应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相同光照和温度下C02浓度对某两种植物A和B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那么将等大的A和B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中,一段时间后,_____植物先死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做了以下的实验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
1 |
2 |
3 |
4 |
5 |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
13 |
9 |
11 |
45 |
60 |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下方的坐标图中画出pH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
(2)提供2种使实验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确认上述实验中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补充怎样的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本实验外,请另外设计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案来测定pH对酶活性响: 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