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卷文综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
——摘编自谢益罡《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解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来的油耗往来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就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解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乔冠华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开怀大笑。问开怀大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会意而笑。问会意而笑的主要原因?事实们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
材料三:在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会上中国代表石广生的眉开眼笑。原因是什么?各国代表为什么庆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阅读下列材料
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国际联盟盟约》第十条规定:国际联盟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护其他所有成员国领土完整及独立、防御外来侵略的义务。围绕这一条款,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一些参议员之间争论激烈。
参议员们认为,如果美国参加国际联盟以后,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美国将面临法律上的义务,这最终将使美国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相关的义务与事务之中,因此他们反对参加国际联盟。
威尔逊总统认为,这个义务是道义上的,不是法律上的,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而且(美国国会)有绝对自由,对要求采取行动的所有情况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他也承认,如果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毫无疑问,美国将履行盟约中的自动惩罚的法律义务。
请回答:
①概括指出美国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问题上,威尔逊和参议员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②概括双方争论的基本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争论的最后结果。
③参议员们在美欧关系上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说明这种主张影响下的美国外交政策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在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会上中国代表石广生的眉开眼笑。原因是什么?各国代表为什么庆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一、
A 《马可波罗行记》插图 B 利玛窦与徐光启画像C 圆明园遗址中的西式建筑
材料二、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用字母表示)你的理由是什么?
(2)假如就此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让你制定方案,首先应抓住什么环节?在这个环节你主要做哪些工作?如果展开分组讨论,对于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甲组给出的结论是“中国改变了欧洲”,乙组给出的结论是“欧洲改变了中国”,那么你如何吸收融合两组的观点?
近代产生的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双重特征。据此回答6——9题
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是
A 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最终结果
B 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没有必然的联系
C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直接原因
D 在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手段方面,两者是一致的
2、列强的侵略为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这里的“客观条件和可能”主要是指
A 西方新的思想输入和生产方式的传入 B 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
C 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摧残 D 导致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扩大
3、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新建、新增资本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但仍然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②外国资本仍然控制中国主要的工业部门③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④虽然发展快,但时间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鉴于民族工业的艰辛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工业的态度是
A 没收 B 调整 C 赎买 D 暂时任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