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海卷历史38)霸权的兴衰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格局,其中显著的变化是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试以“霸权的兴衰”为主题,叙述这一演变过程。
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出现?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这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传统。
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的是什么? 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说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指出它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
(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有矛盾?表现在何处?
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我国史学界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更有人倾向于用“进步”和“罪恶”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
问: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