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青奥会(YOG),它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它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激发年轻人对于社会责任与社会挑战的思考和讨论。2014年8月16日至28日,第二届夏季青奥会在南京如期举行。运动会期间南京市政府发起了“争做文明人,当好东道主”活动。两个同学对要不要当志愿者开展讨论:
观点一:我会积极参加青奥会志愿者活动,因为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提升能力。
观点二:我就不参加青奥会志愿者活动了,因为通过知识学习才能提升能力。
材料二:美丽的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招牌。南京青奥会要展现南京的形象,就需要我们建设美丽南京,保持青山绿水,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环境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但也有少数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的大国,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环境“不差我一个”。   
材料三:森林是“大自然的总高度室”,但由于各种原因,世界上每年毁掉大量的森林,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当前,世界森林覆盖率约为30%。在森林资源方面,我国是一个覆盖率低、人均林地少的国家。现在我国森林覆盖率还不到20%,目前,我国加大了保护森林的力度。经过试点,我国投资962亿元,涉及17个省市的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已启动。长江上游、黄河中下游的9亿多亩森林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4.95亿亩森林将切实得到保护,预计新森林面积1.3亿亩。
(1)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的两种观点进行评价。
(2)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整体与部分的知识,探讨我们青少年能为建设美丽南京做些什么?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4)说明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在“后危机时代”,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是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函将浙江省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唯一综合试点省。对此有人提出“产业和人才是浙江创新型经济的两个基本要素,而产业的升级转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创新型经济的社会土壤。”
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

随着日本军方在钓鱼岛扣押中国渔船,中日关系在2012年的秋天再度降至冰点以下。在钓鱼岛事件中,中国政府表现了不可妥协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和强烈的反制措施。
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可妥协?

“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猪坚强”“苹什么”……一系列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反映出百姓日益增大的生活压力。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农业结构的调整、大量游资炒作、市场价格监管不力、出口增加以及受国际市场粮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粮油副食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粮油供应工作稳定粮食市场的通知,要求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既要做到保证供应,又使粮价在合理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1)农产品价格的变动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2)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就业被称作民生之本,因为其不仅关系着劳动者生活的改善,更关系着家庭的希望、人生的尊严、价值的实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表一:近七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340
408
495
559
611
631
660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人。
表二:某市2011年人才供需对比

学历
硕士及以上
本科毕业生
大专毕业生
用人单位需要情况
19%
48%
33%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17%
57%
26%

表三:对3000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沿海发达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和北部地区
72.8%
25.2%
2%
首选职业
白领行业
蓝领行业
新兴行业
71%
27%
2%

(1)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存在的哪些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就业的意义 ?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采取何种对策解决上述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