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高三政治兴趣学习小组围绕“增强文化自信”这一主题,收集了相关信息,并展开讨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信息一: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结晶。2500多年来,儒家思想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道德、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感的文化性格。
信息二: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与文艺界有识之士共商文艺繁荣发展大计。他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
信息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参与讨论的甲同学说我国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足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乙同学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人有责,我们要积极响应,提升素质。丙同学认为,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1)结合信息一,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传承优秀儒学思想对人生的积极作用。
(2)结合信息二,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必须乐人民所乐,忧人民所忧的依据。
(3)结合信息三,指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哲学基础并分析其方法论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便有了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说法,在“又快又好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连续四年两位数增长。
材料二 : 在2006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人注目地提出了经济发展要“又好又快发展”,这与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有所改变。“好”与“快”两字之调意义深远,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即由过去更多的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效益,增长的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将是今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路。
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哲理?

由于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仍然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危”中有“机”。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
请说明面对金融危机,我们要坚定信心的哲学依据。

2010年正月初八上班头一天,为了狠杀“年起”,督促公务员回到正常的工作状态,扬州一民间团体市民观察团派出91名团员,带着摄像机来到该市区各级政府门前,专门“聚焦”上班迟到者。在91名观察员中,有一些人为了新闻轰动效应,请朋友伪装成公务员进行拍摄,并发表到网上。
请结合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来分析上述材料。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2009年又是一个网络监督年。网民通过互联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使虚拟的网络变成现实监督的平台。网络监督的积极意义日益凸显。但不可否认,滥用监督权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网民通过网络散步谣言,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公民运用互联网实行民主监督有何意义?
(2)公民应如何运用互联网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

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现成的政治形式。―――恩格斯
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 …――列宁
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邓小平
⑴概括以上论述揭示的共同主题。
⑵依据上述结论,以我国实行的政体为例,简要说明邓小平论述的正确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