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可形成A2B和A2B2两种化合物,B、C同主族且可形成CB2和CB3两种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2)CB2通入A2B2溶液中可被氧化为W,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用W的溶液(体积为1L,假设变化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组装成原电池(如图所示)

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PbO2 +Pb+ 2W= 2PbSO4 + 2H2O 。若电池中转移0.1 mol电子时,则W的浓度由质量分数39 % (密度1.3 g·cm-3)变为____________mol·L-1
(3)金属元素E是中学化学常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该元素可与D形成ED2和ED3两种化合物。将E的单质浸入ED3溶液中(如下图甲所示),溶液由黄色逐渐变为浅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3)中的反应,可用单质E和石墨为电极设计一个原电池,则在该原电池工作时,石墨一极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比较甲、乙两图,说明石墨除形成闭合回路外所起的作用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铁氧体是一类磁性材料,通式为MO·xFe2O3(M为二价金属离子),如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制备流程为:

根据题意回答:
(1)现称取2.8 g铁粉,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g的FeCl3固体,经上述反应后,方可得到纯净的Fe3O4
(2)如果以MgSO4和FeCl3为原料,要获得18.0克MgO·2Fe2O3,在制取过程中至少需要1 mol/L的NaOH溶液mL;
(3)在一次制备Fe3O4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比例控制不当,获得了另一种产品。取一定量该产品溶于足量盐酸中,还需通入标准状况下672 mLCl2才能把溶液中的Fe2+全部氧化为Fe3+,然后把所得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得9.6 g固体。该产品的化学式为
(4)有一种在电子工业上应用广泛的含铬铁氧体,其组成可表示为:,现有15.2 g FeSO4,经Cr2O72-、H2O2等物质处理后(不再引入含铁物质),可得到含铬铁氧体的质量范围为

下图中A~J均代表无机物或其水溶液,其中B、D、G是单质,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G是气体,D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2)J与氢碘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要使溶液F中的一种金属元素全部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最适宜加入的反应物是(填化学式);I→F的离子方程式为

(1)完成并配平白磷和氯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P4 + HClO3 + HCl + H3PO4
(2)白磷有毒,在实验室可采用CuSO4溶液进行处理,其反应为:
11P4 + 60CuSO4 + 96H2O → 20Cu3P + 24H3PO4 + 60H2SO4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若有1.1 mol P4反应,则有mol电子转移;
(3)磷的一种化合物叫亚磷酸(H3PO3)。
已知:⑴0.1 mol/L H3PO3溶液的pH = 1.7;
⑵H3PO3与NaOH反应只生成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⑶H3PO3和碘水反应,碘水棕黄色褪去,再加AgNO3有黄色沉淀生成。关于H3PO3的说法:①强酸;②弱酸;
③二元酸;④三元酸;⑤氧化性酸;⑥还原性酸,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A为两种固体的混合物,G和I为溶液D的组成成分,E为红褐色沉淀,J为淡黄色固体。反应所加的试剂均足量。

(1)混合物A一定含有的元素为(写元素符号)
(2)溶液F一定含有的阴离子为(写离子符号)
(3)写出B+G―→J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溶液C―→溶液D的离子方程式:
(4)I溶液I中溶质的阳离子常作净水剂,其作用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8分)有一无色透明澄清溶液,可能含有较大量的Cu2、Ba2、SO、NO、
I、S2、H、K等离子中两种或多种,做如下实验:
①取溶液少量加入铁粉有气体放出;
②另取原溶液加Na2SO3溶液后有气体放出,也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完全消失;
③另取原溶液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
(1)由此判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2)有关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