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在历史课上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艰难中进步】
材料一 革命之目的,非仅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循是以进,必通使半殖民地的中国,变而为独立的中国,以屹然于世界。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武昌起义后到1919年,资产阶级为改造中国所进行的实践活动的特点。其实践活动结果如何?
【迈入新时代】
材料二 如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在时期Ⅰ的经济发展成就。指出时期Ⅱ中国国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重大意义。
【国际新形象】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世界的十件大事

第一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二件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件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第四件
提出“三年世界”战略思想
第五件
打破西方封锁新中国的坚冰
第六件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第七件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八件
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九件
全面阐述“和谐世界”理念
第十件
成功兴办北京奥运会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进行哪些变化和改革?
(4)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如何应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重新安排,召开巴黎和会。操纵和会的英法等大国无视中国提出的收回山东权益等合理要求,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运动。
材料二:1921---1922年,美、英、法、日等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签署的条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三: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当事国的代表却被拒于会议之外…‥协定签字后,英法代表只向当事国代表宣布了会议结果,并蛮横地声称“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词”
根据材料一回答:
(1)材料一中缔结的和约指什么?引发了什么运动?其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的遭遇,反映了什么?
根据材料二回答:
(3)会议签署的条约是什么?该条约的最大受益者是谁?
(4)此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什么地区的统治秩序?
根据材料一、二回答:
(5)一战后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确立的战后国际“新秩序”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回答
(6)材料中的“当事国”指哪个国家?“协定”主要内容是什么?
(7)英法代表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国际组织旗帜照片
材料二:世界民用客机的“巨无霸”——空中客车A380即将面世。它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还要大三分之一,其总装线在法国,而部件生产商则分布在世界各地。为了把A380的大型部件从位于世界各地的工厂送到法国进行总装,中国南京金陵船厂还专门为此制造了巨型滚装船。
——2005年4月《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种种挑战:人口膨胀使我们生存的空间愈显狭小;环境恶化削弱着我们的生存质量;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危及到可持续发展;毒品、爱滋病、恐怖主义吞噬着每一个靠近它的人……。

(1)材料一所示的国际组织是哪个组织?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2)材料一、二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举出一件你身边与此相关的具体事例。
(3)材料三列出了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共同问题,请你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谈你的认识(或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60-70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
【遭遇障碍】

(1)请你结合这三幅图片及文字信息,说说这三个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分别指什么?
【排除障碍】
材料一 (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材料二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农民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
(2)材料一与材料二中扫清障碍的手段有何不同?
【走向发展】
19世纪60年代掀起的这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虽然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些许遗憾,但即使这样,我们也能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正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向前奔流。
(3)请你说出19世纪60年代的改革或革命留下了哪些“遗憾”? 请你结合某一国家的实例来说明资本主义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4)请你说说这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带给你的感想与启示。

70多年前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和平带来空前灾难。
探究一: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攻克柏林的是哪国的军队?
探究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太平洋战场上,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1)“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始于哪年的哪一事件?
(2)列举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两例。
探究三: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1)美国向日本的哪两个地方投下原子弹?
(2)苏联红军参加对日作战是哪次会议的决定?
探究四: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的。请你用一个具体历史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1956—1978年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相当于美国的2.7倍,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与美国、西欧形成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材料二:二战后,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于1967年组建欧洲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成立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共同体。
材料三:日本经济崛起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没有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引起亚洲等邻国不满。
(1)材料一描述了什么现象?日本战后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欧盟成立后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历史问题”指什么?你认为当今中日关系应如何处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