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是
A.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
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
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 | D.形成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
有人说,对“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 | D.社会主义工业化 |
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 | B.苏维埃俄国 |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D.俄罗斯 |
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的功绩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D.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中国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世界现代史上英法曾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点的会议是 ( )
A.巴黎和会 | B.华盛顿会议 | C.雅尔塔会议 | D.慕尼黑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