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现,外交舞台纵横捭阖、风云变幻。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历史更是跌宕起伏,几经波折,回首这段历史,令人深思。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曾几何时,我们遭受着外国列强的侵犯;曾几何时,我们饱受困苦的饥荒。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这是一段令人反思的历史,弱国无外交,记住这个硬道理。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的外交也揭开了新的篇章,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近代史上,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哪两场侵略战争直接相关?
(2)图一、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新中国参加的哪两次国际会议?在图二的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3)图三反映的是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其意义如何?图四中的美国领导人是谁?中美及中日关系的改善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也是与研究古生物变化、人类起源相关的重要课题。李四光对研究冰川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却提出“让事实说话”。1921年,他带领学生在野外实习时,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材料2: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在欧洲讲学考察的李四光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立即做好了回国的准备。最后,他克服重重阻挠,几经辗转,终于在1950年春回国,并出任新中国地质部部长。
请回答:
(1)第四纪冰川在中国的发现对经济建设有什么意义?
(2)材料2体现了李四光的什么精神?
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正是在物理学领域,牛顿进行了最有意义的研究。在这方面,他以伽利略的研究为基础,将后者的成果发展到辉煌的顶点。伽利略主要关心的是地球的运动,牛顿则发现了有关宇宙本身的定律。
材料2:伽利略发现,运动中的物体若无一定的外力使它转向,便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发现要求人们必须解释:为什么行星不易直线飞离,而趋于落向太阳,结果形成其椭圆形的轨道;为什么月亮同样趋于落向地球。
材料3:牛顿已发现了一个数学上能证实的根本的宇宙规律……实际上,自然界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因而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且一种身高5尺的小动物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物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的启蒙运动的实质。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1、2简要指出牛顿经典力学诞生的客观条件。
(2)牛顿物理分析方法的特征是什么?
(3)据材料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经典力学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①牛顿在进行光学实验。
②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蒲柏
③从数学开始到牛顿时代为止,数学工作由牛顿完成了一大半。——莱布尼茨
材料2:上中学时牛顿就喜欢做实验并记笔记,他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许多现象记录下来,还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牛顿如何从①③的方面使“自然界和自然规律”变成光明的。
(2)结合材料2归纳牛顿能使黑暗变成光明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从相对论出发提出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这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材料2:德国十分重视这一理论的军事价值,在相关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爱因斯坦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应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
材料3:政府于1945年8月投放原子弹到日本广岛、长崎,造成平民伤亡严重,爱因斯坦得知后,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爱因斯坦的做法究竟是对还是错?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发?我们应怎样对待科学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 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想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员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和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2分)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简要说明该段材料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
(3)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政治主张?
(4)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