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矣,人只知以利对害,便只管要寻利去,人人寻利,其间多少事!‘利’字,只当以‘义’字对。”因详言义利之辩。([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这反映了当时
A.教化民风成为官员主要职责 |
B.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世人观念 |
C.逐利避害成为社会行为准则 |
D.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福利品种主要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 |
B.是一种社会救济形式 |
C.社会福利的资金主要由个人缴纳和国家补贴两部分组成 |
D.个人缴纳保险金越多,享受的社会福利越多 |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
A.用政府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 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 |
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 D.否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喊:“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作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门。”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义改造 |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
城乡居民生活的“四大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前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80 年代后则是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目前,“四大件”已经变为 DVD 、手机、家用电脑、汽车。这表明我国社会的演变趋势主要是
A、机械化 B、工业化 C、自动化 D、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