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在十八大召开后坚持重拳反腐,不仅真正落实习近平主席“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讲话精神,更是符合着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历史的进步潮流。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
材料三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1)材料一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的名称?
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2)从材料二可知现代民主政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结合所学回答在谁当政时期,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结合材料二说出英国采用怎样“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来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4)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后,此后拿破仑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所颁布的最重要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巩固了哪个阶级的统治? ]
(5)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6)通过上述探究,谈谈对我国法治型社会的创建有何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区别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人深省的往事】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什么历史史实?这些历史史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回味无穷的话语】“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广东的特区”指的是什么地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继“广东的特区”之后,1984年,中央又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在14个沿海城市中属于山东省的是哪两个城市?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9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9年
286619亿元
127367亿元
52150万吨
15786元

(4)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共青团中央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一起主办的“民族魂”网站,很受青少年朋友喜爱,网友亲切地称誉它是“网上人民英雄纪念碑”。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没有忘记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生命的历次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示纪念,这一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2)如果你也有机会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方案的设计,你会选取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巩固时
期)的哪些历史事件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请举两例,并简要说明理由。
事件一:
理由:
事件二:
理由:
(3)如今人们纪念英雄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在“民族魂”网站上,就设计了许多英雄人物的主题网站片(FLASH)。请你也参与,为该网站选择一位六十年代的历史人物,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经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学习历史都有所收获,有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互相讨论,某校七年级的同学围绕“清朝如何维护国家统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你也参与进来。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其中主要的特点就是把①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②抗击外国侵略结合起来了。
(1)请结合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分别用一个具体的史实说明材料中序号代表的观点。


(2)用简单一句话来评价清朝的民族政策。
(3)通过这个话题的讨论,你得到什么启示?写出两点。

如图,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论证到勘探,历经数十年,中线工程河南段终于2009年全面开工。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我国古代也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泽被后世。读图,回答问题。

(1)说明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凿的大运河?归纳图一、图二工程共同的功能。
(2)写出隋朝大运河南北起止城市(当时的地名),以及中心城市。写出元朝开凿的两段新运河的名称。
(3)对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人们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好事,有人说是坏事。就“有人说是好事”谈谈你的理由。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乡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晚上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所有这一切在以前的朝代是不允许的)。
材料二如图是宋代名画,它形象地展现了北宋东京的城市生活,上海世博会把它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活动有哪些特点?
(2)材料二中的名画是什么?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达官贵人出行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