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材料二: 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材料三: 八股之害, 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四百六十余人也。
——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
(1)依据材料一判断这是对我国古代西周哪一制度的评价?(1分)
(2)从材料二可见, 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1分)
(3) 从材料三可见,顾炎武抨击了明朝实行什么制度而败坏人才? (1分)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怎样的极端措施?(1分)
(4)从以上材料可见,统治者共同的目的是什么?
辨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写出题干错误的史实或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西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后,西方的古典文明就此毁灭,逐渐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基督教文明。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位西班牙商人来到意大利,拜会了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莎士比亚。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封建君主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材料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他写的史学著作是什么?
(2)材料二是这部著作编写的目的,“古”“今”分别指何时?“成一家之言”指的又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雄国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剪伯赞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汉武”指谁?请举出能反映“长城万里遍烽烟”的一次重大战役名称。
(2)两则材料盛赞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作用?
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中的工具是谁发明的?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2)该项发明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识读下图
图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二:西汉疆域图
请回答:
(1)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填在上。
①②③④⑤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