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普少习 吏事( ) (2)及为相( )
(3)家人发箧视之( ) (4)卒用其人(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2)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及为相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B.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跪而拾之以归 |
C.遂以名楼太祖常劝以读书 |
D.家人发箧视之主人处处款之 |
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③他日补缀旧纸。
文言文阅读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选自《》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姓名)。
解释加点的字。
(1)未尝识书具(2)不能称前时之闻
(3)世隶耕(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最后一段的议论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2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竟年如是()(2)乡里咸称其善()
母卒三年()(4)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23.读了这则故事,你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口技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遥闻深巷中犬吠()(2)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3)既而儿醒()(4)众妙毕备()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20.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对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
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伤仲永》)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 (2)及鲁肃过寻阳()
(3)未尝识书具()(4)父利其然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请比较[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
不同之处:
。假如你的好朋友沉迷于网络,你打算怎样劝告他?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 (2)卿今者才略。(者:)
(3)不能称前时之闻。(称:) (4)见往事耳。(往事:)翻译下面的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甲文中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乙文中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的原因又是什么?阅读两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前面两问用原文语句回答)
甲乙两篇文章所谈内容都与学习有关,你能写出几句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吗?(至少两句,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