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黔之驴》,完成后面问题。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好事者载以入。船:             (2)稍近益狎                
(3)习其声。                (4)乃去                      
翻译下列句子。
(1)慭慭然,莫相知。                                           
(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寓言简洁,精炼,往往一字传神,请赏析画线句“窥”的表达效果。
驴子本是无辜的,可最终却被老虎所吃。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无论魏晋。 ()
(3)余人各复至其家。()(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
下列加横线词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
B.大道之行也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今义:宽阔的道路
C.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极其优美的环境
D.女有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到原处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选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桃花源人淳朴、热情的特点?(任选一句即可)
从两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本语段出自《木兰诗》,节选自_______编的《___________》。
解释加下列划横线的字。
(1)辞爷娘去()(2)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军书十二卷()(4)出相扶将()
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雄兔的脚步跳跃,雌兔的双眼迷离。
B.策勋十二转记了许多次功。
C.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只能听到燕山脚下胡人的战马嘶鸣的声音。
“扑朔迷离”一成语是由该诗中“_________”得出。现常用来比喻_________。
请你就“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展开想象,谈谈其中蕴含了哪些内容。

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回答下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不亦 (2)人不知而不
(3)吾日三吾身 (4)不
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阅读文中划线句,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
经过了两千多年,我们还要不要“吾日三省吾身”?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时人莫之也②先生不知何人也
B.①将军宜枉驾之②不如蜀鄙之僧哉
C.①孤不德量力②已失期
D.①遂猖蹶,至于今日②贤能为之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先主器之。

A.将军岂愿见之乎 B.辍耕之垄上 C.专诸之刺王僚也 D.以伤先帝之明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文章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

阅读第一卷中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