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能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在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一、二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下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3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1)G0、、G1、G23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G0_____、、G1_______、G2_______。
(2)G2代在①、②、③3条带中DNA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条带①_______、条带②_________。
生态学家对某池塘进行能量流动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链 |
植物 |
植食动物 |
肉食动物 |
GP |
463 |
63 |
12.4 |
R |
96 |
18.8 |
7.5 |
未利用 |
293 |
29.3 |
5 |
分解者分解 |
12.6 |
2.1 |
微量 |
注: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1)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某种鱼类向上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发生改变。
(2)从表中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若粪便迅速被分解,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表中的____________(填表中数值)J·hm-2·a-1的一部分。
(3)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池塘中的N、P含量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它们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________,造成鱼类数量减少,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
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濒危的鸟类之一。1981年在陕西洋县朱鹮被重新发现时仅有7只,随即开展了保护和拯救工作,并在洋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对朱鹮开展的这种保护属于________保护。
(2)经过不断研究和努力,我国对朱鹮的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统计朱鹮种群数量2200只,若朱鹮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理想状况下,朱鹮的种群数量为 。
(3)下图为该保护区内沼泽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若有浮游植物增加750kg,最多能使朱鹮增重___________,朱鹦摄食同化的碳最终通过____________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4)在繁殖期朱鹮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 信息。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动植物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与b的关系如右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____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____。
(3)当受到外界的破坏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个。
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 = 12:3:1。已知黑颖(A)和黄颖(B)为显性,只要有A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 。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A(b)与B(b)存在于 染色体上。
(2)在F2中,白颖的基因型是 ,黄颖的基因型有 种。
(3)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预计植株中黑颖纯种的比例是 。
(4)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 时,后代中白颖比例最大。试写出该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个生物的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图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是___ __(填数字)。
(3)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__________,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 ,图丙中Ⅱ→I,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_______段的变化。
(4)现有某药物秋水仙素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乙中___________段。如果用洋葱根尖做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