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一一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一一梭伦
材料二 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据材料一、二,说明雅典和俄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阻碍是什么?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梭伦和亚历山大二世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各有何意义?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著《全球通史》上反映出“大萧条是两次大战之间的分界线”,并以“走向战争”四个字概括1929年一1939年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你认为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大萧条影响的论断是否正确?为什么?你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走向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比较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异同,并指出两次会议的思想路线有何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在第一步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没收“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国家所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式。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要照抄原句)
(2)新民主主义在我国经历了多久时间?其起讫标志是什么?
材料一:1950~1952年的投资总额及其比重
———据《1949~195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第254页数据整理,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版
材料二:1953~1959年沿海与内地基本建设投资
———《1953~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第291 页
材料三:因为顾及可能发生的战争威胁,并且为了改变西部地区工业落后面貌,国家实行在沿海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156项”工程(指苏联援建的156 项工程)主要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吉林、长春、沈阳、抚顺、包头、西安、洛阳、太原、兰州、成都、武汉、株洲等城市,106 个民用工业中55个在东北,32 个设在中部;44 个国防企业,有35 个设在中西地区,其中21个安排在川陕。(当时审查厂址时,要把厂址标在地图上,并且用直线标出它与台湾、韩国、日本等地美军基地的距离)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请回答:
(1)根据真题材料和以上补充材料,从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布两方面说明我国20 世纪50年代基本建设投资的特点。
(2)根据真题材料和补充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20 世纪50 年代基本建设投资形成上述区域布局出于哪些考虑。
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民主法制建设。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请回答:
(1)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依法治国、建立法制化社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