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示意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                                图2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实行分权和1787年美国“三权分立”实行分权的不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 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它把自己看作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它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虚弱之时,它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90年代)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1)列举20世纪50至80年代中国在冷战格局中外交政策“随机应变”的相关史实。(6分)
(2)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有关史实,简要评述材料中亨廷顿“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这一观点。(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天命陛下(宋神宗)为神明主,殴天下士民使守封疆,卫社稷,士民以死徇陛下不敢辞者,何也?以陛下能为之主,以政令均有无,使富不得侵,强不得凌弱故也。今富者兼并百姓,乃至过于王公,贫者或不免转死沟壑。陛下无乃于人主职事有所阙,何以报天下士民为陛下致死?”
——《续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
材料二“诚能御轻重(指关于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控制物价的理论)敛散(指古代国家对粮食物资的买进和卖出)之权,而禁因缘(指勾结)之奸,则何患乎经入(指常规赋税收)之不足。”
——《王安石文集》卷四九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存在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8分)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他在变法中是如何实现“御轻重敛散”的?(8分)

斗争和妥协是政治史中经常出现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一一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
材料二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2)结合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的形成,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一一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
材料四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4)材料四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林则徐和徐继畲,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人物在福州有一次罕见的较量,史称“乌山之争”:
1850年夏天,英国的一名传教士租赁了(福州郊外)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租期为六个月。此事引起了林则徐及城内部分士绅的不满。林则徐上书福建巡抚徐继畲,要求武力驱逐英人。徐继畲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处理,避免酿起事端。林则徐则认为,这样做太过懦弱,他情绪激昂地表示,如果战事不可避免,年老又多病的他也在所不辞地挺身而出。此事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并最终导致徐继畲被革职。
——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乌山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对待“英人租赁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的问题上,林则徐和徐继畲两人的态度有何不同?
(2)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评价。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下列各点,贯彻《适应局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中规定的关于南方的措施。①帝国为了完成自存自卫,在不辞对美(英、荷)作战的决心下,拟于1O月下旬完成战争准备。②与此同时,帝国对英美尽量采取各种外交手段,努力贯彻帝国的要求。
——《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帝国国策实行要求》1940年9月6日
材料二朕信尔等之忠诚勇武,恢复发扬祖宗之通业,迅速铲除祸根,确保东亚之永久和平,以期保全帝国之光荣。
一一日本天皇《宣战诏书》1941年12月
材料三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希求帝国自卫与东亚安全出击,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1945年8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的“国策”指什么?
(2)材料中裕仁天皇宣布停战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史实,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