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代表字体解释错误的是:
A.“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 |
B.是书法中楷书的著名字体 |
C.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
D.是宋元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 |
隋文帝以“典吏久居其职,肆情为奸”,下令“诸州县佐吏,三年一代,继任者不得重居之”。隋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 B.减轻人民负担 | C.分割宰相权力 | D.防止吏治腐败 |
“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此处“礼”在我国古代主要指:
A.礼仪 | B.社会秩序和制度 | C.风俗 | D.贡赋 |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下列属于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原始史料”是:
A.《中国通史》对分封制的评述 | B.史书《春秋》对哈雷彗星的记载 |
C.《史记》对商鞅变法的记述 | D.《九章算术》记载十进位计数法 |
刘知几《史通》卷四《序例》云:“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国无法,则上下靡定;史无例,则是非莫准。” 刘知几强调的是
A.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 | B.历史事实具有可知性 |
C.著史方法需有科学性 | D.著史方法需有艺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