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下( )
A.内阁可以弹劾首相 | B.首相和内阁相互牵制 |
C.内阁成员集体负责 | D.首相必须对内阁负责 |
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指出“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钱穆所指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 B.汉朝 | C.隋唐 | D.宋朝 |
某著作有一段描述,有几个字由于印刷问题看不清楚:“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 [ ]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你认为“[ ]”应该是( )
A.三大改造 | B.“大跃进” | C.人民公社 | D.“一五”计划 |
下列是2011年我国开展的一些重大外交活动,其中属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A.1月,胡锦涛访问美国,以推动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
B.2月,中国帮助有回国意愿的在利比亚中国公民全部回国,共计35860人 |
C.3月,中国派出第八批赴苏丹瓦乌维和部队 |
D.10月,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普京访华,落实中俄之间在能源领域的长期合作 |
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之间
A.邦交正常化,建立外交关系 | B.结为盟友,共同对抗苏联 |
C.不再对抗,以和平交往为主 |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当代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散、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作相对较高的评价
A.土地改革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