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为了测定某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研碎后的钙片4克,倒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稀盐 酸,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装置总质量。
②打开活塞,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关闭活塞,待气泡不再冒出时,测出反应后装置总质量。
③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计算出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反应前总质量(克) |
275.58 |
反应后总质量(克) |
274.92 |
反应前后质量差(克) |
0.66 |
容器内气体质量差(克) |
m |
(1)该实验中,对装置中的固态干燥剂的性质有何要求?
(2)反应前容器内是空气(密度为
),反应后全部是
(密度为
)。则反应前后容器(容积为
)内的气体质量差m为
(3)小明查阅有关数据后,计算出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质量差m为0.22克,结合表中数据,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钙片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g石灰石样品,研碎加入烧杯中,将80g稀 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与前面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累加),数据记录如下表:(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钙元素.第二问要求作答)
序号 |
1 |
2 |
3 |
4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总质量(g) |
1.1 |
n |
3.3 |
3.3 |
实验的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所加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产生气体的质量/g |
1.1 |
n |
3.3 |
3.3 |
(1)表中n的值为。
(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烧杯中钙元素的质量为g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
装置(填字母序号)。
(5)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②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10分)铜镁合金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它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镁合金10g放入烧杯,将2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次 数 |
1 |
2 |
3 |
4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剩余固体质量/g |
8.5 |
7 |
6.4 |
M |
(1)M的值为___________。
(2)第1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求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45克加热制备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有2.49克。求: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中元素的质量比?
(2)充分反应后产生多少克氧气?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现将30g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4g。
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反应前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