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右图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9年1月30日下午,伦敦,天气格外阴冷。白金汉宫外广场上,人头攒动。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推上了断头台,掀开了英国历史重要的一页。
材料二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 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
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1)材料一中的“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指的是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王权,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专政政体?(2分)
(2)材料二中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分别经营哪种经济?历史上将他们之间的战争称为什么?( 3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了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实现文明开化,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1分)
(4)图一中人物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为了扭转战局他对黑人奴隶采取了什么措施?图二是明治天皇,图中他一身戎装表明了他的军国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其改革内容中有何体现?
(5)美国的战争和日本的改革对两国的发展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1分)
如图是2007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卡通吉祥物“东东”,这项比赛是为了纪念布匿战争中的英雄而设立的。
错误:改正:
如图,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放眼世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1)甲图的作者是谁?他在书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指出乙图和丙图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分别体现了哪两个派别的救国方案?
(3)以丁图为主要阵地发起了什么运动?代表人物有哪些?对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概括指出以上图片所反映思想的共同点。从甲图到丁图可以看出救国救民的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12分)
(2)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4分)
(3)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二这副挽联悼念的民族英雄是谁?他牺牲于哪一场战争中?
材料三:如图
(3)材料三深刻揭示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后的中国社会状况?
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
B.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